火星科技网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数码 >

微软Surface Book笔记本电脑和蓝牙耳机价格如何?

导读 如果有人对音频稍有了解,就会知道蓝牙耳机的音质不如有线耳机。有人会把音质问题归咎于蓝牙的传输速度,认为蓝牙标准的升级会和音质的提升

如果有人对音频稍有了解,就会知道蓝牙耳机的音质不如有线耳机。有人会把音质问题归咎于蓝牙的传输速度,认为蓝牙标准的升级会和音质的提升有必然的联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制约蓝牙音频设备音质的原因有哪些?

蓝牙传输中的有损压缩

蓝牙音频设备音质差的根本原因很简单,因为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有损编码压缩。但是,为了达到更大的压缩比和更小的数据量,有损编码会丢弃音频信号中的一些原始信息。但是,压缩的信息量不足,导致解压缩和恢复过程中失真。

削弱音频的失真是一回事。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过度压缩的图片会产生明显的噪点或者色块,而这两种现象就是有损压缩造成的失真。音频的有损压缩也是如此,还原时也会引入失真,但不是很直观。很多人会觉得很难区分有损和无损音乐的区别,所以感觉不到蓝牙传输带来的音质损失是很正常的。

如果要区分有损和无损的明显区别,我建议你可以将一段无损的音乐压缩成小码率的MP3(最好在96kbps以下)。对比后可以明显发现,有损mp3版会损失很多细节和高频。同时声音的密度也会降低,你会觉得音频受损,有一种很松散的听感。但随着有损音频比特率(文件体积)的增加,这种差别会越来越小,甚至难以分辨,远不如图像和视频直观。

为什么使用有损传输?

前期由于蓝牙带宽有限,我们不得不使用有损压缩来降低音频比特率,然后再传输。时至今日,蓝牙已经发展了几代,蓝牙4.0的极限传输可以达到24Mbps。现在无损音频对带宽的要求并不苛刻。CD规格的无损音频只需要1.4Mbps带宽就可以实现,远低于极限速度。但是为什么无损传输还是做不到?

目前蓝牙传输的音质可能会受到两方面的限制。首先,因为协议的原因,蓝牙音频传输主要依靠A2DP(高级音频分发协议)协议。A2DP规定了通过蓝牙传输音频时必须满足的条件。如果A2DP协议不用于传输,则接收方无法识别发送方发送的音频数据。

这个协议是在蓝牙标准早期建立的,但是没有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传输时的数据量有限,以至于音频数据只能达到328kbps左右。所以即使新的蓝牙标准可以带来更高的传输速度,但这些协议并没有更新,它们的使用仍然会受到它们有限速度的限制。

其次,蓝牙也是基于2.4GHz频段,WiFi、无线鼠标、键盘都会用到。当数据传输量较大时,会产生一些干扰,导致声音时断时续,尤其是音频设备会对用户体验产生明显影响。

其实音质也在逐渐改善。

即使蓝牙音频传输中的数据量受到协议的限制,也可以通过提高传输编码的压缩质量来提高音质。现在非常流行的aptX编码就是这样改进的。简单来说就是在相同的码率下可以带来更好的压缩效果,所以即使受到协议的限制,依然可以提高音质。aptX虽然提高了音质,但并不是无损的,APT和无损音频还是有差距的。

目前只有索尼LDAC技术可以实现蓝牙无损音频传输,其实是另辟蹊径。为了做到这一点,索尼采用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因此,LDAC不具有通用性,只能在索尼自己的音频设备、手机和随身听上使用。当然也不排除未来授权给其他厂商的可能。

事实上,索尼的LDAC技术并不完美。LDAC将有三种压缩模式。如果用最高质量(比特率)传输,很容易被干扰,声音会中断。索尼在相应的设置界面也给出了提示,建议我们关闭WiFi,也是基于2.4GHz。

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蓝牙音频目前还没有完全普及,没有无损传输,因为这样做是不稳定的。会影响用户体验,这绝对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不然全是黑科技的索尼早就做了。

蓝牙音频设备中内置DAC和功放的影响不容忽视。

除了传输带来的问题,由于蓝牙音频设备接收数字信号,需要内部集成DAC和功放。为了美观和便携,蓝牙音箱耳机的尺寸也要考虑。空间有限会影响DAC和功放的电路设计,从而限制音质,无法带来独立DAC和功放一样的性能。而且相对于无源音箱或者有线耳机,蓝牙音响设备不能随意搭配,会影响可玩性。即使预算充足,也无法配备更好的DAC和功放。

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前不久已经发布了蓝牙5.0标准,据说会提高传输距离和速度,而不是像前两代那样注重功耗控制。看来无损蓝牙无损音频传输是有望的,但这只是大前提,因为除了蓝牙标准,还需要相关协议的跟进。同时,压缩编码、配套设备、内置DAC也必须相应升级。从高音质的aptX编码逐渐被更多厂商使用可以看出,蓝牙音频设备完全实现无损传输其实是迟早的事。

微软Surface Book笔记本电脑屏幕评估报告和色彩校正

10月7日,微软发布了旗下Surface和Lumia系列手机、平板和笔。

记本电脑产品的更新,其中最惊艳的自然就是可以拆分键盘独立使用,并内置NVIDIA独立显卡的“Ultimate Laptop”——Surface Book了。目前Surface Book还未在国内上市,但已有焦急难耐的土豪读者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这款产品。并送到Soomal编辑部。

Surface Book机身采用独特的镁合金材质工艺,质感色泽上乘,背光玻璃键盘和支持5点触控的电容触控板,支持1024压感的无源手写笔[电池用于蓝牙连接]。硬件方面配置了英特尔Core i5/i7处理器,1GB显存的NVIDIA定制GPU[约相当于Geforce 940M]。在拥有独立显卡的基础上还具备可热插拔拆分旋转和反装的13.5英寸高分辨率PixelSense触控屏幕,也是让许多人兴奋的技术特点。

Surface的核心硬件CPU、主板和内存存储等都在屏幕一面,而USB接口、NVIDIA显卡在键盘底座内,支持开机状态下热插拔使用,可当成一个比iPad Pro更大、分辨率更高的平板电脑使用,手写笔可吸附在屏幕侧面便于携带。Surface Book续航最高12小时,平板部分约4小时,整体重量1.5kg,平板部分726g。在iPad Pro的屏幕测评最后,我们也提及了需要参考拥有同等级别尺寸水平和分辨率屏幕的平板或笔记本产品作为比较参考,Surface Book似乎就非常适合,只是稍贵。

作为一款笔记本电脑,Surface Book的价格昂贵,集显版最低配也要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9600元],dGPU版则要1899美元起步[约合人民币12200元],是不折不扣的高价产品,用户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对其屏幕表现充满期待,也感谢热心读者提供测试样机。Surface Book的屏幕比例3:2,分辨率3000x2000像素,像素密度267ppi,IGZO工艺。有部分网站资料称微软对其做了出厂校正,给出的指标是100%sRGB标准色域覆盖。当然实际表现如何,首先还是通过客观测试进行验证,和iPad Pro一样,加入了一致性测试,可以直观看出屏幕不同位置的灰阶和色温误差。不过即使是最常用的Windows系统,测试时还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比如遇到了Windows内置看图应用会自动调整对比度的问题,另外Surface Book的屏幕玻璃太滑,机身水平放置也容易让较色仪不停地轻微滑动,位移变化导致测试误差增加,给测试带来了一些阻碍。

平均色温:屏幕在灰阶范围内的平均色温值,D65白点标准为6500K,越接近越准确,色温偏高,色调偏冷[蓝],色温低则色调偏暖[黄],我们建议色温应控制在7500K以内。

色彩与灰阶偏离:指实际颜色与显示颜色的可察觉差异,ΔE是阈值,在低于5时人眼对误差察觉较低,ΔE平均值在3以下,单个色彩最大误差不超过5属于专业级显示的优秀水平,越低意味着色彩还原能力越强。ΔE在5-10之间可识别出色彩误差,ΔE>10为明显可察觉误差。

色彩饱和度[sRGB]:显示色彩的覆盖范围,以1677万色sRGB标准色域覆盖范围为基础,但在广色域屏幕中,我们会为为其备注Adobe RGB或NTSC范围,仅做为屏幕的技术参数参考,90%以上可满足日常使用,在色彩数高于一定程度以后,对屏幕实际显示效果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只有高或低于标准的结果。但照片回放需要相对精准一些的范围,10Bit色深视频回放则需要更大的色彩覆盖范围。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暂时不对视角误差表现进行测试,一般而言LCD在30度视角会造成50%以上的亮度损失。

Surafce Book的屏幕表现整体来说还不错,色温稍高于D65的6500K标准,整体灰阶和色彩误差控制也在较好范围,对比起iPad Pro,屏幕色温和误差一致性表现更好,最高的左下角仅ΔE1.9,色温误差也主要是偏青而不是人眼更敏感的品红色,但有一些不足,灰阶准确性和Gamma2.2反差表现相比顶级水准还有差距。但幸好的是Windows 8开始,微软提供了一个足够强大的系统屏幕校准工具。依靠着Soomal编辑的人肉校色机能,比较轻松地找到了最适合Surface Book的色温和灰阶设置。

在经过色彩校正后,Surface Book的灰阶和反差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整体表现优秀,是目前数码多测评过的显示设备中,色彩、灰阶表现均是最好的水平,色彩校正带来的轻微亮度损失也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是一款万元级笔记本电脑设备应有的顶级屏幕水准,Surface Book可视角度优秀,玻璃通透。但如果微软的色彩控制能做得更细致些,一步到位就非常完美了。

标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